Welcome to singho.
您的位置:
 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实施方案

地产开发Real estate development

实施方案

EXECUTE SOLUTION

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智慧生态建设方案

(此方案为暂定方案,最终方案以政府有关部门审定为准)

北京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规划愿景
1、规划、定位直接与国际接轨 – 智慧+生态
2、花园式城市,以环境为本致力于创建繁荣的可持续性发展
3、服务于国家第三增长极的高端商务新城, 下一代的CBD
4、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特色1:全范围低碳指标控制系统 

      保持区域综合低碳排放是实现花园式城市的关键,建立全范围低碳指标控制系统,通过对以碳排放为核心的空气、水、土壤等实时监控和治理,形成对建筑、道路、能源使用、公共服务等领域的建设要求,是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特点。
      全范围低碳指标控制系统将成为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体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特色2:智慧交通--中国第一个电子车道应用区 
      城市交通拥堵、突发事件疏导和大型集会的安防等均是现代化城市所面临的巨大瓶颈,北京市首当其冲。 
      电子车道改变了传统道路的规划和管理模式,在广泛地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条件下的道路实时动态管理,最大化地解决了常态型、定时型拥堵,在突发事件和大型集会等情况下,有效地支撑安防。
      电子围栏的实现对于区域内的碳排放和拥堵减弱非常有效。

 

 

 

 

 

 

 

 

 

 

 

 

 

 特色3:智慧能源 -- 冷热电三联供实现园区碳排放控制实验园区

      冷热能源的循环使用和新技术应用已经被欧美许多绿色城市所采用,是综合降低碳排放的核心手段之一。 
      冷热电三联供是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环境综合控制的关键设施之一,可大幅度降低基地内各类空调的使用,从而降低区域内的碳排放。

 

 

 

 

 

 

 

 

特色4:智慧环保--四类水处理与全循环使用 
      用水缺口是现代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大瓶颈。同时,水质的不断下降又造成了水处理成本的不断提高和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大,使得城市发展进入了恶性循环。
      使用新型全循环污水处理系统,形成区域内的各类用水分级循环使用,已成为未来智慧城市的特点之一。
      可最大化实现有效水利用,是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

 

 

 

 

 

 

 

 

 

 

 

 

特色5:智慧运行--城市综合运行监控系统 
      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城市经济的发展是由围绕城市的多要素决定的,从市政设施的运行、居民的衣食住行指数、到环境指标的动态变化等等。
      城市综合运行监控系统是将城市全方位的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对区域依据不同管理维度、不同指标体系的实时监控,以及围绕共同指标要求的快速调整决策。
      城市综合运行监控系统在突发事件和大型事件过程中,可作为最高决策的现场指挥中心。

 

 

 

 

 

 

 特色6:智慧管理与服务 
      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效率和准确度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一体化的前台服务发布与后台协同管理系统将从根本上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是智慧城市的显著标志。  
      越来越多的面向公众的服务需要一个政府服务平台进行管理和应用,在便利公众的同时,降低服务产生的潜在副作用。
      将政府办公进行前后台的剥离,可有效提高服务满意度的同时,提升服务准确度。

 

 

 

 

 

 

 

 

 

 

 

 

 

轻轨L2线通州段次渠站、亦庄火车站周边地块项目设计导则

(此方案为暂定方案,最终方案以政府有关部门审定为准)

编制原则
      为了合理利用核心区地下空间资源,发挥城市的整体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科学有效的组织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提高城市效率和集约化水平,节约城市用地和地下空间资源,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从规划层面进行城市发展的综合分析。通过深入设计,强化轨道交通站点核心区的公共中心职能,提升区域的交通条件、服务功能和环境品质,带动整个规划区域的发展。
      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深入研究周边公共建筑、街道、广场及公园的地下空间利用,提升地下空间的价值。
      挖掘轨道交通核心区周边可开发土地的效益,通过土地与车站的协调整合,促进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提高轨道交通和周边土地的综合效益。
      坚持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空间协调配合,保障城市空间整体协调发展。
      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尊重地下空间资源的基本规律,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使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水平在满足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具有前瞻性。
      通过引进先进的设计理念,创造以人为本的,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公共交通条件,完善换乘环境。
      要体现低碳、绿色设计的概念,提倡可持续发展。

      根据上位规划的定位以及招标文件中提出的编制原则。
      分析得出,由于本区域的规划定位以及高密度开发的特点,必须要解决好三个基本矛盾才能保证上述编制原则的落实。

具体措施
五大目标
     (1)打造可持续交通模式:打造健康的交通出行模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进而消除区域的发展瓶颈。
     (2)节约集约精细化土地利用:改善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与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之间的矛盾。
     (3)坚持一体化综合开发,促进经济活力:摒弃城市优质资源简单集合,不予统筹综合利用的规划思路。以一体化综合开发利用的思路,发挥优势,提升土地价值和经济活力升。
     (4)改善环境,倡导生态:以健康的交通模式和精细化、立体化的土地利用方式利用空间资源,净化地面空间,提供“以人为本”的生态环境。
     (5)引导新一代生活方式:以上规划策略综合作用,缓解现代社会压力,增进公共沟通,解决当代不信任感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幸福感降低等社会问题。
措施
     (1)促进铁路、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利用,合理控制机动车交通。
     (2)建立安全、舒适、便捷的步行公共空间促进枢纽与城市开发活力空间的融合。
     (3)以TOD理念,利用高铁、地铁建设契机,将公共交通节点与周边开发形成空间共同体,打造发展引擎。
     (4)依托公共交通核心的强支撑能力,推进土地高度复合利用。
     (5)依托地铁,因地制宜的推进地下空间综合利用。
     (6)立体化多层次空间利用,释放地面空间。打造地上地下立体化景观系统。

 站点一体化引发的“六个一体化”

 

 

地下空间总体结构
       遵循上位规划的规划结构,形成两核一轴的总体规划结构:
       两核指的是:由亦庄火车站枢纽引导的外向服务型开发核心-外向服务核心,由次渠站换乘枢纽引导的综合服务型开发核心-综合服务核心,沿轨道交通线路形成的高强度开发轴。

通过一体化化开发实现四个规划目标
      形成一纵、两横、多节点的引导结构。实现如下规划目的:
     (1)交通连接:高强度开发与交通节点的联通。
     (2)商业联通:将单独地块商业开发联通为商业整体,形成综合商业街。
     (3)景观联通:将密集人流与景观轴线进行公共联通,将绿色景观渗透入高密度开发内部。
     (4)停车联通:地下车库联通整合,平衡地下停车资源。

地下空间总体结构
     外向服务核心形成:一核、一轴、两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核:依托各种交通方式接驳而形成的一体化交通枢纽核心。
     一轴:由交通枢纽向开发片区疏解人流的步行引导轴。
     两片区:根据外向型服务需求形成的高密度复合型开发片区。

地下空间总体结构

     综合服务核心形成:一核、一轴、一带的规划结构。
     一核:依托公交换乘枢纽形成的综合开发核心。
     一轴:由交通枢纽向开发片区疏解人流的步行引导轴。
     一带:由步行引导而形成的商业发展带。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通马路(京渠路-京津高速公路)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通马路(京渠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改造工程。

项目位置示意图

(二)项目概况
      通马路(京渠路~京津高速公路)道路改造工程位于通州区台湖镇,起点为京渠路,终点为京津高速公路第二通道,与现状匝道相接,道路全长2450米。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规划三路至站前横一路段道路红线宽为70米,其余路段红线宽为60米,设计时速为60公里/小时。
      该项目与规划14条道路相交,其中高速公路1条,城市主干路4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7条。京津城际铁路上跨该项目,桥下净空5米;与3条规划河渠相交,为通惠排干、通惠灌渠和蓄洪滞区。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含道路、桥梁、涵洞、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交通、照明、绿化、工程改移等。

(三)规划相交道路
      该项目与规划14条道路相交,其中高速公路1条,城市主干路4条,城市次干路2条,城市支路7条。规划相交道路情况如表4-1和图4-8所示。

与通马路相交规划路网

(四)建设方案
      以现况路16米宽路面为基准,道路红线宽60米:三幅路形式,主路宽为16米,安排两上两下四条机动车道,两侧主辅分隔带宽5米,两侧辅路各宽12米,机动车两上两下(设置公交专用车道一条),两侧人行步道各宽5米(上设树池及盲道);道路红线宽70米:三幅路形式,横断面布置较60米红线路段最外侧分别增加5米宽的绿化带。如图所示。

方案横断面设计图

 北京市亦庄新城站前街道路方案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亦庄新城站前街(通马路-生态公园北路)道路工程,长约4.3km,站前街是亦庄新城外环路的一部分,本次设计范围西起通马路,东至生态公园北路,全线长约4.3km。
      站前街(通马路-生态公园北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红线宽50至70米。
      道路于站前位置处新建下穿本项目通道一座,长70米,通道全宽11.6米,钢筋混凝土结构。
      本项目工程内容包含道路、交通、桥梁、雨水、污水、给水、再生水、照明、绿化、环保、环境卫生设施、工程拆改移以及其他管线工程
      其中其他管线包括信息管线、有线电视、电力以及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

(二)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
1.相交道路规划情况
      在本次设计范围内,与站前街相交的规划道路共有26条。其中城市主干路4条,城市次干路6条,城市支路15条以及步行街1条。

2.公共交通规划
      本项目规划为双向六车道,其中最外侧两条车道为公交专用车道。

3.铁路现状与规划
       本次站前街设计范围通马路至生态公园北路段东侧约200米处为现况京津城际铁路。高于地面约4~7米。

 

4.轨道交通现状与规划
      根据路网规划,本次站前街设计范围通马路至生态公园北路段在规划步行街处与现况L2号线相交,设计范围内L2号线为地下线;道路东侧范围约250米处,京津城际铁路与京津高速之间的位置规划S6号线,目前无详细规划设计资料。